近日,有日媒稱:日本著名飲料企業伊藤園與開發智能手機相關服務的NEOS共同開發出面向中國游客的、可用智能手機支付的自動售貨機,且爭取在2018年夏季之前鋪設100臺。
眾所周知,日本的自動售貨機市場非常發達。根據數據,日本自動售貨機的數量達550多萬,平均每23個人就擁有一臺,年銷售額已經超過600億美元。
而目前為止,中國的自動售貨機還處于起步發展的階段。那么,中國的售貨機市場能達到日本的普及程度嗎?我們可以對比日本售貨機成功的因素、以及中國的大環境,從而對中國自動售貨機市場爆發的可能性進行分析。
首先,勞動力成本方面。微米認為,由于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齡化嚴重等因素,日本的勞動力短缺,人工成本高昂。在這樣的情況下,只需要很少的運營人員負責定期補貨、清空現金的工作的自動售貨機,就成為一個很好的解決人力問題的方法,受到日本企業的大力關注。因此,自動售貨機開始在日本高速發展。
而對比之下,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也日趨嚴重,同時勞動力成本也成持續上升趨勢。根據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研究中心與英國海外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在過去3年里,年均工資增長率達到10%至20%,勞動力成本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企業面臨的頭號挑戰。因此,微米認為自動售貨機這樣的“無人零售”,也將會是未來的趨勢。
其次,高人口密度和昂貴的地產。微米認為,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由于大部分領土都由山區構成,導致日本90%多的人都住在城市之中。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房價的上漲,對于企業來說,就意味著租一個零售店面需要花更多的錢。而如此計算下來,售貨機的坪效遠比零售店要高,因此更受歡迎。
而中國領土廣闊,因此人口密度顯然比日本低。但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人口密度還是很高。同時,除人力成本之外,中國的房價也總體呈上漲趨勢,高租金成本也是眾多企業面臨的巨大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微米認為自動售貨機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最后,現金支付與移動支付。微米認為,這是中國與日本最大的區別之處:中國的移動支付發展迅速,而日本則更依賴現金。在日本,整個國家的所有消費行為中,有超過半數以上都是都是現金支付;同時,很多連鎖商店甚至地鐵站,都只能使用現金進行支付。
但在中國,則是移動支付盛行。尤其是在年輕人群體中,“無現金社會”已經基本實現,很多年輕人出門已經不再使用現金。因此,中國的自動售貨機已經進階到智能階段,如微米物聯惠族系列智能售貨機,使得支付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從而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
除此之外,利用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功能, 微米物聯惠族系列智能售貨機還可以通過對用戶消費行為的分析,為用戶提供其剛需、高頻需要的商品,縮短用戶挑選的時間,進而更高程度的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
總之,中國的整個大環境實際上是有利于智能售貨機的發展的。而用戶對于“便利性”的迫切需要,也極大的推動了智能售貨機的發展。相信在未來,中國的智能售貨機也能像日本一樣普及。